通常对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用两个术语或方法来表示,即细菌转位和肠的通透性。所谓细菌转位(bacteria translocation)即为肠内细菌经肠黏膜转位至局部淋巴结或血液。所谓肠通透性(permeability)是指肠道对不同水溶性物质的通透程度。
细菌转位的测定常用局部淋巴结、肝、脾、肺组织及血液中的活菌数目来表示。最近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细菌来估价转位细菌及其产物(内毒素)的量,认为用局部淋巴结活菌计数法明显低估了实际转位细菌,因为大多数细菌在穿过肠黏膜后即死亡。因此,细菌转位的增加,反映细菌穿透肠壁的能力增加及人体对其杀灭作用降低的综合结果。正常肠上皮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吸收小分子物质及阻止高分子物质吸收,并通过细胞旁途径的特殊结构阻止>1.15nm(11.5A)的水溶性物质吸收。但在病理情况下,其通透性可增加。临床应用的经典肠通透性测定是通过监测胃肠道摄入小分子标记物进入人体循环的量进行的,常用两种不代谢的物质:一种为甘露醇,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通过肠黏膜;另一种为乳果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极少通过肠黏膜。可通过测定这两种物质的血尿含量,并根据二者的比例来评价肠黏膜的通透性。大小分子结合应用来测定患者的肠通透性,甘露醇与乳果糖是常用的一对。此外,还有乳果糖和鼠李糖、PEG3350和 PEG400、51Cr-EDTA和PEG400,另外还有许多配对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细菌转位是通过转细胞而不是通过细胞旁通道而实现的。在细菌与肠细胞共同培养后,用电镜可发现细菌在绒毛细胞内出现,但有的研究也发现细胞间的间隙存在着细菌,提示细菌转位可通过细胞旁通道而实现。
黏膜通透性增加并不一定伴有细菌转位,因此有人提出疑问:细菌转位与肠通透性增加是否是完-全不同的现象?两者是否有机制上的某种联系?Well等表明,通过某些手段干扰,如用无钙培养液或与外毒素一起培养肠细胞,可明显增加其吞噬活菌能力。他们认为,正常时肠细菌容易黏附在肠细胞基底侧,较少黏附在肠细胞顶端。在病理情况下,细胞紧密连接松散,增加了对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并使细菌黏附增加,促进细菌转位。另一些资料表明,细菌黏附肠细胞后可增加肠细胞对水溶性物质细胞旁通透性增加,但有关机制不清楚,似乎是与细胞内贮存铁的释放致使细胞质内钙浓度增高有关。
正常肠的细菌,特别是专性厌氧菌,可协同宿主的免疫防御作用,限制潜伏病原菌生长及其黏附上皮细胞。有人用抗细菌移生作用(colonization resistance)来描述肠道正常常驻菌群的保护作用。厌氧菌不仅是肠道最大的菌群,而且在抗细菌转位中有重要作用,用抗生素改变肠道菌群,可使肠对致病菌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病菌过度繁殖,厌氧菌肠屏障功能消失,致病菌直接与肠黏膜接触,穿透肠黏膜细胞,造成细菌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