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此类患者胃粘膜样本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检出率较高,且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高于正常人,因而认为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幽门螺杆菌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首先发现的,之后的研究明确其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这在医学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端有鞭毛的螺旋状菌,来源尚不明,假定由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其感染力强,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感染率随年龄之增长而增长,50岁以上的人群可高达50% ~60%。然而幽门螺旋杆菌致病的毒力基础迄今未明了。Leunk等和Figura相继证实,幽门螺旋杆菌液体培养物上清液对体外培养细胞具有毒性。
幽门螺旋杆菌入消化道(胃和十二指肠)后借鞭毛运动,穿过粘液层定居于胃窦粘膜小凹处及其邻近上皮表面,贴附于上皮细胞膜上。这种贴附使细菌不受胃运动之影响,并能使其分泌毒素引起较重炎症。
尽管在人体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病灶活检中,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但内毒素的致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严杰等应用酚水法提取了幽门螺杆菌902905株的脂多糖。该脂多糖在0.5ng/ml浓度即可凝固鲎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注人家兔后使动物出现 shwartzman现象和发热反应,其热曲线呈双峰型。该脂多糖注人家兔后0.5小时血压明显下降,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则先升后降。小鼠体内注入该脂多糖后,可导致动物死亡,其内脏出现严重的毛细血管扩张并伴有少量出血。实验证实幽门螺旋杆菌的脂多糖具有典型E. Coli脂多糖的活性。
随后,方平楚等在电镜下观察到幽门螺旋杆菌内毒素呈细长的条索状结构。他们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糖类和脂类,其戊糖、己糖、庚糖和氨基糖的含量分别为13.2%、25.6%,9.3%和5.2%(W/W)。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中的KDO含量高达7.2(W/W)。实验结果表示,幽门螺旋杆菌内毒素的化学组成的超微结构与大肠杆菌内毒素基本相同。他们一致认为,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具有较为典型的内毒素活性,是幽门螺旋杆菌致病因素之一。
Pece等人在研究中也发现,在幽门螺旋杆菌致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疾病中,脂多糖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直接作用的小鼠3T3成纤维细胞出现粗面内质网扩张,膜旁核糖全脱落,线粒体嵴和外膜模糊甚至消失等超微结构病变,以免疫组化证实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性标本的细胞亦显示相似的超微结构病变,表明了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在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对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的毒性作用可能是其致病机理中的重要环节,幽门螺旋杆菌脂多糖不仅是幽门螺旋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也是慢性胃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上述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应包括拮抗脂多糖毒性作用的疗法。
其当其水平低于一周仍不回升时大多死亡,反之则预后良好。在病程早期,存活与死亡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三天起二者差异极为显著,提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的动态观察具有预后估价价值,这与Rubli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内毒素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中,纤维结合蛋白可与纤维蛋白单聚体结合而使其水平严重下降。1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术前为50.7mg,/L,病程中持续低值,临死前仅43.Omg,/L,为全组中低,故对持续低纤维结合蛋白血症者应注意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浆内毒素对纤维蛋白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在内毒素刺激下,肝脏过氧化物(LPO)含量增高,并致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以致氧自由基清除障碍,肝细胞因过氧化受损,合成纤维结合蛋白减少。研究证实:经氧自由基作用后5分钟,细胞膜即迅速去极化,35分钟后细胞开始融解,肝细胞暴露于过氧化氢4小时其合成蛋白质功能衰竭。故持续内毒素血症致氧自由基不断产生是导致严重低纤维结合蛋白血症的重要机制。一旦内毒素水平下降则纤维结合蛋白水平趋于回升,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不仅提示内毒素水平对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也有助于通过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定量检测间接反映内毒素血症的严重程度,二者联合动态观察则更有助于从机体的感染和抗感染两方面的状况监测病程。
迄今临床上对重症急性胆管炎病程监测、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尚无理想测量方法,血浆内毒素、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动态观察及其相关性分析作为对这方面临床问题的定量实验室指标及其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