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生内原性热原(endogeneonspyrogens,EPS)的间接作用,使内毒素引起了机体发热。诱生内原性热原之一为白细胞介素-1(interlenkin1,1L-1),本篇文章介绍白细胞介素-1对造血细胞的影响。IL-1是一种高活性的...
白细胞介素-1(interlenkin1,1L-1)的间接作用,可使内毒素引起机体发热。本篇文章介绍IL-1的受体分泌及调节介绍。IL-1的受体有两种:IL-1RⅠ和IL-1RⅡ。三种IL-1都能与受体结合,IL-1Ra与受体结合后不引发信...
内毒素检测仪是一种特殊的生化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制药、食品安全等领域。下面将介绍检测仪的原理、分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并正确使用。一、原理内毒素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菌细胞壁内的有害物质,其在人体内会引起很多严重的疾...
proIL-1β合成以后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经过加工切割后转运到细胞外。IL-1β中前半部(氨基酸1-116)也能在丝氨酸残基上发生豆蔻酰基化,但不同于IL-1a,proIL-13无膜结合型,仅有微弱的生物学活性。一些proIL-1β或存在...
白细胞介素-1(IL-1)的间接作用,可使内毒素引起机体发热,本文介绍白细胞介素-1(IL-1)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的分离。用补体C5a,低氧、凝血等刺激可以诱导单核细胞大量合成IL-1βmRNA,但无IL-1β的翻译,说明两者并不一致。即使...
内毒素注入机体后即可见到众多生物学作用的出现。但在自然条件下细菌胞壁中存在的内毒素所发挥的作用并非如此典型。内毒素自感染的细菌释放后,将受到体内酶系统的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最终以无毒性、无活性的终产物而分泌出体外。在这一动力学...
一、表达不同的生物学活性的分子基础内毒素一方面表达有益作用,另一方面又可表达毒害作用,故而应用内毒素及其类脂A的化学降解片段,特别是化学合成的衍生物,可从分子水平了解内毒素(类脂A)结构中分别表达有益和毒害作用的最小结构片段。例如,已经合成...
内毒素可通过刺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使其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本文介绍IL-1的产生及调节。IL-1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其他细胞,如角膜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