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鲎试剂,内毒素检测仪,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基因重组鲎试剂,浊度法鲎试剂,显色法鲎试剂,凝胶法鲎试剂,葡聚糖缓冲液,无热原水,鲎试剂耗材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白细胞介素-1(interlenkin1,1L-1)的基因家族成员之一为IL-1β,此文介绍IL-1β的特点。IL-1α和IL-1β有许多类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方面,两者的成熟体都是β折叠的三维结构,在翻译过程中与细胞骨架相结合,而不是在...

  • 诱生内原性热原(endogeneonspyrogens,EPS)的间接作用,使内毒素引起了机体发热。诱生内原性热原之一为白细胞介素-1(interlenkin1,1L-1),白细胞介素-1(interlenkin1,1L-1)的基因家族成员...

  • 内毒素的活性部位为类脂A,它可以介导几乎所有的内毒素生物学反应。类脂A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磷脂,它通过核心的KDO成分而与内毒素的多糖部分结合。应用温和酸控制水解可将类脂A从内毒素分子中裂解出来,此称为游离类脂A(freelipidA),而存在...

  • 现今已经清楚内毒素(endotoxins)系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中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成分。在结构及功能上具有三个“两性”特征,即属于两性(亲水性、疏水性)分子,携带两极(正、负)电荷,及发挥两...

  • 大约于100年前(1892~1895年),德国RobertKoch的学生RichardPfeiffer在研究霍乱弧菌感染的发病机理时,发现该菌可产生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毒性物质,一种为由活菌合成并释放出来,对热敏感的蛋白质成分即外毒素(exo...

  • 一般认为,内毒素表达生物学活性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与合适靶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内源性介质的诱导和/或释放而实现的。已经证明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可介导内毒素的毒性和其他活性。临床医生对内毒素的兴趣主要是它的毒害作用,工作的重点则集中于...

  • 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病性以及革兰氏阴性菌脓毒血症时出现的毒性表现是与牢固结合在其细菌外膜中的一种大分子物质即内毒素密切相关的。内毒素介导了感染期间所出现的众多病理生理学反应。早期对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活性分子提取的尝试得到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质、...

  • 我们知道了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的原理是因为诱生内原性热原(endogeneonspyrogens,EPS)起了间接作用。而EPS又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asis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interlenkin1,1...

共 337 条记录,当前 8 / 43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 联系电话电话400-687-1881
  • 传真传真010-87875015
  • 邮箱邮箱f.he@bio-life.com
  • 地址公司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华佗路50号院18幢楼2层
  • 公众号二维码
© 2023 版权所有:科德角国际生物医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acciusacnn.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2680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