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许多血清蛋白分子具有抗内毒素的功能。这些成分包括脂蛋白(LDL,HDL)、血清淀粉样Р物质(ASP)、急性时相蛋白如LPS结合蛋白(LBP)及粒细胞蛋白如倔强素(indolicidins)、防御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8000的阴离子抗菌...
用疫苗防止败血症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有一个好的抗内毒素疫苗。环磷酰胺与其他化疗药物能通过作用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促进抗体形成。其实小剂量的环磷酰胺常在肿瘤疫苗中使用。Cross等报道,在环磷酰胺诱导产生的白细胞减少出现前6周,应用脱毒J5LPS...
许多研究报道了用灭活细菌疫苗主动免疫人体以诱导产生抗核心糖脂抗体,但仅有一个研究中分析了抗体的反应性。结果显示,8/16的疫苗有IgG抗体增加4倍以上,9/16的抗体IgM也有所增加,不过抗体的增加是暂时的,实验30d后再用疫苗不能使抗体增...
图35-3显示了从蛋白质溶液中吸附内毒素的原理。阴离子交换配体和一切内毒素选择性配体在工作条件下带正电荷网,如此,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和内毒素在低离子力时被吸附,此时蛋白质和内毒素几乎不能回复。当吸附能力耗尽之后(不取决于是否系内毒素特异性),...
采用等电点聚集法得到的蛋白质预备成分,可以用一种符合预先测定的等电点的腔隙电解体作为膜来实现。Lncas等发现,这同样能从蛋白质溶液中去除内毒素。肌红蛋白质溶液持续循环于pH6.98和pH8.04,1mmol/LHEPESpH5.1的膜内,...
Minobe等于1991年提出了关于内毒素吸附动力控制的问题,他认为在低浓度时最有特异性,这是由微粒和囊泡的大小及其稳定性所决定的。空间结构的限制阻碍了聚合物穿透吸附剂孔系统。所以,内毒素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吸附剂颗粒的外表面,但这只是吸附剂结...
通过内毒素选择性亲和吸附剂来清除内毒素应该是可能的,并能保证蛋白质几乎100%回收。为了清除不同细菌和菌株来源的内毒素,所采用的吸附剂必须与内毒素的化学结构能较好地匹配,所以应选用针对内毒素共有基团的选择性亲和配体,以识别内毒素的保守结构成...
吸附技术常被用于从蛋白质溶液中清除内毒素,其原理基于活性炭或其他吸附材料的非选择性吸附作用。这用于血浆的去污染是可能的。但是,如果也用非选择性吸附剂来使蛋白质溶液去污染则是不可行的,因为此时蛋白质也会被活性炭不可逆地吸附掉。在医用方面,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