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诱发内毒素释放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抗生素治疗后,血中内毒素升高的同时伴有血压下降和乳酸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葡萄糖下降,表明组织损伤加重。Shen等人临床发现,10例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患者中,7例在抗生素治疗后血中内毒素明显升高,其中2例死亡,死亡时菌血症控制,但血中内毒素明显升高,而未死亡者随着菌血症控制,血中游离内毒素水平相应降低,提示内毒素与死亡密切相关。有人研究证实,抗生素诱生“内毒素释放"与病情的恶化呈平行关系。
另外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抗生素诱导的内毒素释放的临床意义已得到证实。正因为如此,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保护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患儿免受这种因素影响已成为常规。
尽管如此,Opal博士认为,临床医师很难判断在治疗全身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是否都需要考虑到抗生素诱导的内毒素释放问题。因为抗生素诱导的内毒素产生的临床效应受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复杂。Opal博士认为这个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目前包括他自己的小组正在开展比较头孢拉啶和亚胺培南在治疗复杂尿路感染中作用的临床研究。该研究将能够提供有关抗生素诱导内毒素释放的临床重要明确证据。
不少研究证实,内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等,这些炎前因子进而启动大量炎性因子释放,产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导致组织细胞损害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早在抗生素应用初期即发现,抗生素使细菌溶解,突然释放大量内毒素,可导致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患者休克,但对其临床意义一直缺少重视和系统对照研究。近年临床研究较多着眼于抗生素诱发内毒素释放的差异与定性研究上,而对于这种现象对病人病理改变,病情发展、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尚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