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S物理和化学结构的被阐明是内毒素研究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内毒素制剂的分子量约为1万~100万。LPS的三个结构部分中,何者与LPS的内毒性有关?1950年,Tal和Goebel曾提出LPS内存在决定分子毒性的结构,并将其结构命名为T因子(factor T)。1954年,Westphal和Luderitz在分离,纯化脂质A的基础上提出,脂质A成分就是LPS的毒性要素,因为LPS的多糖部分携带О-抗原特异性,其结构和组成上变化很大,因此,该区域不可能具有共同的内毒性活性。
脂质A存在于所有的LPS 中,其结构也高度稳定。当时,有关脂质A代表内毒性要素的观点未被广泛接受,其争论的原因有两方面:①游离脂质A,无论是高度分散,还是与白蛋白形成复合物,其最大的致热原性和毒性仅为LPS原液10%~20%;②经液体醚方法获得的高度毒性LPS制剂仅含约2%脂质。因此,Edgar Ribi认为,脂质不能作为LPS的毒性域(toxophore),并指出LPS可能利用一种独-特的构象(即一种四元复合物),发挥其内毒性活性,脂质只是在构成这种复合物中发挥重要作用。
ChandlerA. Stetson提出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认为内毒素本身无毒性,因为抗原-抗体复合物能复制出内毒素的主要作用,如发热、致死性等,S型LPS与O-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引起Arthus反应。因此,LPS的内毒性似乎基于其抗原性质,内毒性可能只是一种免疫现象。然而,这种观点很快被否定了。Yoon Berm Kim和Dennis W. Watson采用无免疫接触的小猪进行实验,发现小猪体内无可测定的抗体,但小猪对内毒素的致死效应高度敏感。他们认为,LPS带有内源性毒性,并被称为初级毒性(primary toxicity)。1967年后,Kasai和Nowotny,Watson和Kim等均发现,Re突变细菌株LPS缺乏多糖,仅含有Kdo和脂质A,但完-全具有内毒性活性。这些结果充分证实,O特异性链和大部分核心(为LPS的多糖成分)对于内毒活性并不重要。随后的研究进一步显示,化学修饰Kdo区不影响LPS生物活性,其结果进一步强化了脂质A的作用。
从疾病组织提取物、细菌过滤物到明确的分子结构,对LPS的研究经历了近200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凝集着许多临床学家、基础研究者和相关专业科学家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血清学﹑化学和物理学)技术方法学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对内毒素的研究。尽管我们现已了解LPS的性质和结构,也能:从细胞、分子和亚分子水平阐述LPS的作用,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阐明,如LPS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LPS信号由细胞表面传递到胞核的级联反应各个环节的分子基础,LPS与外毒素的相互作用等。本书对LPS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尤其是近几十年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集成和组合,这对于深化认识LPS的致病作用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 LPS相关疾病的防治问题,将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