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P(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protei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的糖蛋白,其蛋白质结构是一条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的单链多肽,在高尔基体发生糖基化反应,成熟后分泌入血成为糖蛋白。LB...
目前认为,LPS进入宿主血液后,主要与宿主血液的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protein,LBP)结合,LBP的主要作用是使血液中的LPS聚集体(aggregation)解离为LPS单体(monom...
1、对内分泌的影响内毒素常常可以导致流产、早产,甚至死胎。给怀胎的母兔以及小鼠一次注射内毒素5μg,即可引起流产。至于内毒素如何引起流产等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内毒素能够促进前列腺素,NO、IL-1等的合成分泌,前列腺素能够加强子宫的...
临床上在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易发生内毒素血症,而且内毒素导致肝功能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合成脂蛋白的能力下降,也可以发生门脉高压性肠病,出现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失调,细菌过度繁殖,肠道淤血,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多种...
内毒素进入机体后,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肝糖原、肌糖原分解,表现为高血糖。继之,肝糖原及肌糖原的消耗以及肝脏中有关的酶,如葡糖-6-磷酸酶,出现酶学活性功能障碍,由原来高血糖状态转变为低血糖状态。此外,微循环障碍引起缺氧,致使代谢沿着无...
1、局部性Shwartzman反应:用伤寒杆菌滤液注入家兔皮内24h后,再用同样滤液注入其静脉内,大约4h后,皮内注射处出现出血坏死。如皮内注射脑膜炎球菌滤液再静脉注射大肠杆菌滤液,也可以引起同样反应。说明反应不是抗原抗体结合所造成,而是革...
1、对内皮细胞的作用将内毒素注入小鼠、兔,狗、狒狒等动物静脉中,可在其肝脏、肺脏,肠壁、脾脏、肾脏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发现有内毒素的存在,内皮细胞出现病理性损害改变,细胞核变形、核内出现空泡、随后核消失,甚至内皮细胞从血管壁上脱落,进入血液...
内毒素在机体中主要通过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因此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是内毒素在机体的主要效应细胞。内毒素通过单核-巨噬细胞上的CD14、TLR4等受体进行信号转导,激活一系列酶学反应,促使转录因子激活或转位入细胞核内,调节许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