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鲎试剂,内毒素检测仪,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基因重组鲎试剂,浊度法鲎试剂,显色法鲎试剂,凝胶法鲎试剂,葡聚糖缓冲液,无热原水,鲎试剂耗材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膜组织性外突蛋白(membrane-organizingextensionspikeprotein,Moesin)。Tohme使用抗CD14抗体进行实验发现,抗CD14抗体只是部分阻止LPS所诱导的TNF-α的释放效应。这些实验的动力学特点...

  • 清道夫受体是在研究巨噬细胞转变成泡沫细胞的机制时才发现,其功能还不完-全清楚。乙酰化LDL以及其他修饰的LDI可以通过清道夫受体被巨噬细胞摄取,导致巨噬细胞内脂类大量堆积。尽管注射125Ⅰ-乙酰化LDL等可以迅速在巨噬细胞内出现,但没有证据...

  • Komada等用配体亲和层析法和免疫亲和层析法将牛肺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纯化,并从部分氨基酸序列克隆得到Ⅰ、Ⅱ型清道夫受体cDNA。随后相继克隆了人、小鼠的清道夫受体的cDNA,三种动物的Ⅰ型受体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4%~81%,Ⅱ型受体一...

  • 内毒素进入机体后,机体迅速作出反应,使大部分内毒素分子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和清除,只有少许脂多糖分子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促使细胞因子释放,并调节机体免疫反应。适量的细胞因子有利于机体清除革兰阴性菌和内毒素;但过量的细胞因子会对宿主造成损...

  • 以脂多糖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后,CD11/CD18表达快速上调,据认为是由CD14介导所致。Lynm等应用抗CD14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抑制脂多糖诱导的CD11/CD18表达。在中性粒细胞中,大多数整联蛋白储存在细胞的液泡结构内,一旦细胞活化后...

  • 血清内毒素发挥生物学作用需要许多内毒素受体参与。除CD14外,CD11/CD18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作为内毒素受体,在内毒素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aetz等认为,CD11c/CD18可能是一种参与脂多糖信号跨膜传递的脂多糖受体。Inga...

  • 整联蛋白是由α、β两个亚单位组成的异源性二聚体,属于Ⅰ型跨膜糖蛋白(即C端位于胞液面,N端位于细胞外的一次跨膜结构),其中含有一段疏水性的、穿越磷脂双层的肽链,通过一种对金属离子具有依赖性的相互反应进行许多细胞外配体的识别,其中也包括脂多糖...

  • 细菌内毒素不仅是革兰阴性细菌外膜上的主要结构成分,而且是决定细菌致病力的关键毒素。对其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但直到19世纪初德国微生物学家RichardPfeiffer从霍乱弧菌分离物中发现并首-次命名内毒素以来,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才开始...

共 574 条记录,当前 43 / 72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 联系电话电话400-687-1881
  • 传真传真010-87875015
  • 邮箱邮箱f.he@bio-life.com
  • 地址公司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CBP)
  • 公众号二维码
© 2025 版权所有:科德角国际生物医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acciusacnn.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2680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