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十年来人们对疾病病因-病理认识的不断深化,许多疾病与内毒素的关系日益明确,除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毒血症、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外、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许多感染性疾病的致死性并发症和多种休克及多种危急重症,...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作为一种法定的检查方法最初收载于1980年的美国药典。而后英国药典(1989年)、EP(1987年)中国药典(1995年)、日本药典(1988年)也相继收载了这一检查法。从Levin和Bang于1964年发现内毒素可迅速引起...
抗生素诱发内毒素释放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抗生素治疗后,血中内毒素升高的同时伴有血压下降和乳酸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葡萄糖下降,表明组织损伤加重。Shen等人临床发现,10例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患者中,7例在抗生素治疗后血中内毒...
40年代中期,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相继问世,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进人了崭新的时代,众多患者的生命被挽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如肝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毒性、听力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破坏肠道生态环境等,在各种药物学中均有详细...
关于鲎试验法与热原检查法的主要区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1.热原检查法生物试验方法,用家兔体温上升作为指标检测或检查医药中是否含有的热原物质(Pyrogen)。(1)热原性物质:细菌内毒素、病毒、干扰素、化学物质及其他;(2)细菌内毒素...
内毒素血症(Endotoxima,ETM)可出现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内毒素可以诱导氧自由基,白三烯,前列腺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十几种化学介质的释放而引起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变化,成为原发疾病...
近年来认识到,内毒素在致病过程中有两种媒介因子参与。一种是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eharideBindingProtein,LBP);另一种为脂多糖受体(CD14),脂多糖受体有两种存在形式。研究发现,脂多糖结合蛋白/脂多糖...
Cohen等发现自细胞介素-3有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但不能单独刺激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在内毒素存在的条件下,它可刺激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白细胞介素-11是种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的因子,在体内和离体实验中,白细胞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