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在损伤和感染时为求得内环境的稳定,需要平衡前炎症途径和抗炎症途径。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体液激素机制调节内毒素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内毒素和细胞因子能促使传入迷走神经纤维向大脑发放冲动,以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抗炎症反应。乙酰胆碱(ACh...
近来发现,Toll相互作用蛋白(Toll-interactingprotein,Tollip)参与IL-1的信号转导途径,并认为其也参与TLR受体的信号转导作用,因为IL-1受体的胞质结构域与TLR的结构域具有高度同源性。小鼠和人类Toll...
内毒素分子从革兰阴性菌的外膜上脱落后,可以与血液中多种成分结合,其中主要有LBP(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protein,脂多糖结合蛋白)、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tionincr...
一、TLR在内毒素耐受中的作用C3H/HeJ和C57BL/ScCr小鼠品系对内毒素天然耐受,其机制是TLR4发生了突变。而在人为诱导的内毒素耐受的巨噬细胞中,表现为TLR4表达的下调,这表现了宿主的一种适应性的变化。人的TLR4突变同样也可...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一种内毒素(Endotoxin),当其作用于人类或动物等其他生物细胞时,就会表现出多种的生物活性。LPS的生理作用是通过存在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Toll样受体(Toll-likeR...
杂质测试的适当标准是分析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美国药典(USP)规定的内毒素标准的各种要求,并详细阐述了内毒素与其他细胞成分不同的定义。内毒素或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外膜(OM)外叶(OL)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独-特的分子,...
Lps基因的等位基因突变可引起内毒素耐受,但对免疫反应和免疫发育无影响。Lps基因突变株对其他病原体及产物反应正常。Beutler认为,只有一个独--无二的途径转导LPS跨膜信号发放,Tlr4基因可能是哺乳动物中LPS惟一的感受器,因为假如...
20世纪60年代中期研究者就发现,C3H/HeJ小鼠品系对内毒素具有天然耐受性,对G-菌具有易患性。1978年,LPS反应基因被命名为Lps基因,强调了其在内毒素致病方面的重要性,并确定Lps基因在位于4号染色体上Mup-1和Ps基因座之间...